2016年我国钢铁行业回暖因素及发展展望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钢铁行业出现回暖的主要原因,既有钢铁需求改善因素,也有短期库存偏低因素以及国际贸易因素。具体来说:
第一,从钢铁需求看,今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41.1%,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2.9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也高于市场预期。这为近期钢铁市场价格反弹提供了一定需求基础。
第二,从库存情况看,当前,中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上报的钢材库存总量为132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4%。另外,近期制造企业出现补库存苗头,如PMI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虽然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已经较上月回升了1.2个百分点。第三,从国际贸易看,随着美元加息预期减慢和新兴市场国家市场调整,国际钢材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3月下旬CRU国际钢铁价格指数上涨到130.9点,对国内钢材价格也起到一定拉动作用,涨幅达到11.2%。但这种价格能否持续,最终还要看国内下游用钢需求的增长情况。
全球最大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首席执行官拉克希米·米塔尔也对钢铁市场持乐观态度。近日,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市场情况理应持续改善。
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JFE社长林田英治也表示,全球钢铁行业已经见底,但要想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中全面复苏,可能需要长达五年时间。
深水区阶段去产能手段应与初期有所不同
产能过剩是钢铁业的顽疾。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累计淘汰炼铁产能7711万吨、炼钢产能7780万吨。钢铁业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任务目标。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后5年我国将再压减1亿至1.5亿吨粗钢产能,任务更加繁重。
随着大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进入了深水区。
在刘卫民看来,当前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淘汰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淘汰落后产能初期,主要是以“装备规模”为淘汰标准,但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不断推进,单纯从装备规模和工艺类型方面考虑,已不能满足下一阶段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需要,需要更加重视从能耗、环保、效益等方面制定新的淘汰标准。
其次,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转换期,稳增长和社会保障任务艰巨,因此,后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更需要统筹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保障民生等多方面利益诉求,积极稳妥处理好兼并重组、职工分流以及社会兜底问题。
刘卫民强调,“淘汰落后产能进入深水区后,需要其他体制机制改革相配套,比如,更加合理的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更加市场化的调节机制以及对环境问题突出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产能淘汰任务。”
发展展望
绿色发展应贯穿始终
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民众对于雾霾等环境问题极其关切,节能环保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污染和能耗大户,钢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约占全国工业的7%至14%,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钢铁业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
环保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70%的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自“史上最严”的新 《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钢铁企业普遍大幅增加环保投入,进行环保改造升级。截至2015年年底,仍有20%左右的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其中约40%的钢 铁企业由于装备水平比较落后、改造升级难度大、资金紧张,无法实现环保达标改造,将依法退出,涉及产能约1亿吨。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曾表示,“十三五”钢铁业去产能总的思路,是要通过法律、标准和经济手段来加快过剩产能的退出。钢铁去产能主要有九种方式,这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通过加强环保执法和严格实施能耗标准压减产能。
在刘卫民看来,绿色化对于钢铁行业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指 标,限制钢铁产能扩张速度,淘汰那些不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生产设备。另一方面是对于实施“中国制造2025”来说,我们不能缺少高端钢铁生产技术。因此, 必须加快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从绿色化的角度,就是要加大对现有生产设备环保和技改的投入力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尘排放量,走出一条绿色生态、 可持续发展的钢铁之路。更多相关钢铁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钢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刘卫民强调,钢铁行业的提档升级和持续发展肯定是绕不开绿色发展这条路,绿色发展应贯穿始终。